【健康讲坛】失眠的人一定要听!
很多人留言给红房子妇科专家,说自己失眠,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,失眠怎么办?别人传授给你的“睡眠大法”,比如睡前运动啦,睡前喝一杯葡萄酒啦,究竟有没有用?
误区一:睡前来一杯有助于睡眠
很多人在失眠的时候会被推荐,睡前来一杯红葡萄酒可提高睡眠质量,其实这是一个误区。大多数人在服用少量酒以后出现困倦,手脚发热,乘着酒劲儿似乎较平日较快入睡,就以为可以改善睡眠质量。其实,随着酒精的代谢,它往往会在后半夜损害睡眠,使得入睡的整体时间减少。而且经常使用酒精会削弱这种促进入睡的功效,破坏性效应却持续增加,也就说这招会越来越不管用。
误区二:睡前运动有助于失眠
睡前运动运动,运动累了,倒头大睡,听起来不错,实际上对于失眠的患者而言,这样容易错失最佳入睡时间。跑步会激活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,引起心跳加快,大汗淋漓,呼吸加快,而平复这些兴奋状况需要 2~3 小时,所以有些跑友会抱怨越跑越精神,越跑越睡不着。建议睡前 3~4 小时不要做剧烈运动,最好的运动时间应在午后,大约下午 3 点半到 5 点半之间。
误区三:打呼噜的人睡得香
打呼噜就是睡得香?错了!打呼噜可能是病!夜里频繁打呼噜,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表现。这个疾病会导致全身各个系统的慢性缺氧,是心梗、脑梗等的危险因素,是需要去医院看医生并做治疗的。当然一般人劳累以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鼾声,多数由于舌头下坠引起的,不必太在意。
误区四:边看电视边睡觉
有些老人家,喜欢看着电视在沙发上睡,但是一旦关了电视就醒来,或上了床就睡不着了。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睡眠习惯,需要纠正。到了该睡觉的时间,应安静躺在床上等睡意袭来,不做与睡觉不相干的事。如果白天觉得困乏,也尽量不要躺床上睡,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。
误区五:害怕服用安眠药
如果你真的试用各种办法还是无法入睡,要不要吃安眠药,很多病人谈安眠药色变,大概是因为大家常常听说某某因为家庭矛盾服用大量安眠药死亡,或者认为吃了药会慢慢变傻。其实正常治疗剂量的安眠药并不会导致死亡,短期使用安眠药也不会显著降低记忆力。相反,若长期失眠,反而会显著影响记忆力、判断力和思维能力。
相对失眠本身对智力的影响,安眠药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。所以但凡决定服用安眠药的患者,请放开对安眠药的偏见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或停药。
三个建议,大米助你好睡眠
1. 自我训练,规律作息
入睡时间和睡醒时间相对固定:无论前一晚睡了多久,尽可能在基本固定的时间内起床,不要赖床或睡懒觉。周末也不例外哦。白天可以休息,但午休时间要控制在半小时之内。
2. 建立卧室 / 床与睡眠强有力的联系
不要带着手机上床,床就是睡觉的地方,不在床上玩手机、看电视。只有在明显感到困倦的时候才上床睡觉。
3. 避免睡前过度的刺激
睡觉前一个小时便停止活跃的脑力活动。学习一套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,在晚上或睡前练习,比如音乐放松法、肌肉放松法等。下午三点以后避免摄入酒精和含有咖啡因的饮品,避免入睡时过饱,晚餐后至少 2~3 小时再睡觉。